资讯首页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卡车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最新资讯
世纪卡车网 卡车资讯

无人物流正进入日常生活 信息共享、有力监管都不可缺

06-07
字体大小:

无人物流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近日,京东宣布,无人配送站研发成功,并宣称这是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自提站点。苏宁物流则表示,到2020年实现末端配送的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化量。另一方面,菜鸟网络则指出,无人仓、无人车和无人机技术已经成熟,全链路无人配送技术已在小范围内试跑成功。利用AI的无人时代似乎已在物流快递行业率先实现。

那么,无人物流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需要哪些无人装备?全无人配送,预计多久后能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行业布局

正实现智慧物流网络无缝衔接

自动导航的无人车,一路安全行驶后,与外号“擎天柱”的快递塔完成对接;在塔顶已接收到预约指令的无人机,搭载包裹平稳飞行,精准投递到用户取件点;在居民楼下,有可保温和冷藏的刷脸智能柜,用户只需2秒就能开柜,还不用带手机;在家门口,收包裹“神器”菜鸟小盒支持一键打开、容量自由伸缩、自带摄像……这是菜鸟无人物流在雄安市民中心推出的最新应用场景。

在北京黄渠卡夫卡社区,一辆无人小黄车驶到小区门口,停下来朝保安喊:“你好,给我开门”。2018年6月起,升级版的苏宁无人车“卧龙一号”入驻北京苏宁小店黄渠店,开始常态化运营,这也是国内首个投入实景化常态运营的无人快递车……从无人车到无人机、智能柜,以无人物流来全面解决最后1公里到0米的问题,菜鸟、苏宁、京东等都在争抢无人物流的先机。

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表示,要推广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和智能配送站等行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无缝衔接。京东X事业部无人机产业中心总经理刘艳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的应用,物流业在多个环节正逐步实现“无人化”。京东形成了以无人仓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轻型货车、无人配送站点为代表的新型供应链体系,并逐渐被应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其中,无人仓解决进货、存储、拣货、包装、分拣等环节的问题,无人车主攻城市环境下的最后1公里配送,无人机和无人配送站则锁定偏远山区及农村地区最后1公里的配送问题。刘艳光说,随着无人重卡、大型货运无人机的研发成功,京东已开始在“空地一体”智慧物流网络实现重点落地。

技术助力

视觉和惯导等多种AI加持

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几年年均增速将达20%。

菜鸟、苏宁和京东等国内物流企业不但在无人物流领域提前布局,而且做了很多技术研发。菜鸟资深算法专家朱礼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AI是做出来的”。菜鸟的无人物流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物流要素的数字化,将物流要素连接起来;二是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搬运等工作。

朱礼君说,可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物流要素进行数字化,比如在无人物流体系内,对于一个包裹,需知道它的体积,装了什么商品及目的地,“这些信息要素都必须数字化后才能被读取到”,并与车辆信息实现最优匹配。

“我们还使用视觉技术去判断商品的体积,用智能传感器读取数据。”朱礼君说,在无人仓中,大量自动化的机械臂实现商品分拣、打包;AGV小车和无人叉车进行搬运,使用传感器判断包裹目的地,以自动化流水线把包裹送到无人车上。

苏宁物流有关负责人说,“卧龙一号”速度可达12千米/小时,爬坡高度35度,续航可达8小时。“卧龙一号”能单独上路是有多种AI高科技的加持,如多线激光雷达+GPS+惯性导航(简称惯导)等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式,不但能自主导航,定位精度还高达1—3厘米;在感知层,融合激光雷达和视觉实时识别技术认清周围的行人、车辆和障碍物,为规划出最优绕行路径提供依据。苏宁还在研发“四足行走”的“卧龙一号”,不但会乘电梯,未来它还会爬楼梯,将拥有更多技能,提供更多智能服务。

无人车正从轻量走向重型。2018年5月,在苏宁物流上海奉贤园区,“行龙一号”重型无人驾驶卡车进行了实测。测试车辆载重40吨,采用深度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自动感知、认知、决策和控制,达到300米范围内的精确识别、25米/秒的反应速度;在高速测试道路上,可实现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移预警、行人检测、自主避障等功能。以实时动态、全球定位、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定位技术再配合算法,自动驾驶误差可控制在2厘米以内。

“依托大数据、AI和无人科技的京东智慧物流是一个完整体系。”刘艳光说,单一环节的自动化升级只会带来局部效率的提升,京东有完整的物流体系及广泛的物流应用场景,能展开全面的智慧物流升级,从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进行降本增效和智慧化改造。

如何落地

信息共享和有力监管缺一不可

全无人配送何时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刘艳光乐观地表示,目前京东AI设备已全面开启常态化运营,进入到智慧物流体系的各个环节。去年起,京东无人机已经在江苏、青海、海南等省份开展了物流配送的常态化运营工作。“我们依托现有物流配送站点建设无人机起降点,在周边村子建立抛货点,进行订单配送,近百个订单已提前享受到了无人机带来的更高效便利的购物体验。”刘艳光说。

“但是无人物流的大规模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政策瓶颈,如无人车上路、无人机上天都还没有通行的法律法规。随着技术更新迭代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大规模的无人配送应该会很快落地。”朱礼君说。

也有人对无人机、无人车物流的安全隐患提出质疑,如无人机送货过程中撞鸟了怎么办?万一飞行途中连同包裹被故意击落怎么办?苏宁物流表示,新研发的“行龙一号”在行驶过程中能自动规划路线行驶、躲避障碍物,面对道路中突然出现的行人,也能及时做出预警并停车。

“无人承运人平台将来趋势是开放、信息共享和监管,另外就是减少市场中间环节,建立诚信体系。”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主任王喜富说。

相关报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2018年7月10日,罗兰贝格发布一份最新报告《新零售下中国物流企业的应对之道》。报告旨在探讨新零售时代下对中国供应链组织方式及物流配送模式带来的深刻变化,并提出未来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整体竞争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详情]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从广东佛山仙湖试驾基地到丹灶收费站进入高速,然后从龙江收费站下高速返回,全程90公里,需要经过6个红绿灯。最终创造百公里最低油耗19.21升。在实车实路的比赛条件下,所有参赛选手较日常实际运输过程中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了大约2-3升左右。

[详情]
大宗货物运输结构亟待优化,津冀煤炭运输集中“公转铁”

日前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首被提至“标志性重大战役”层面,为进一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增加铁路运量势在必行。这其中,对于汽运占比高达84.4%的京津冀地区来说,转型更为迫切。

[详情]
快递业绿色化改造提速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8)》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年节约传统纸质快递运单210亿张、节约封装胶带64亿米、节约中转编织袋4亿个。

[详情]
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难题如何破解?制度成本降下来

在政策合力的推动之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近年来进入下降通道。2013-2016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增速为4.9%,较2008-2012年平均增速下降12.1个百分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