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重庆市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重庆要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流通节点和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中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左右,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40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商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
目标:商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以上 商贸从业人员达550万人
在总量指标上,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争取达10000亿元左右,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4000亿元,商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商贸从业人员达到550万人。
分类来看:在流通现代化方面,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要争取达到1800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8%;连锁化率达到50%,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城市共同配送率达到30%,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
在流通增长极方面,到2020年,重庆百亿元级商圈达到15个,增加3个;百亿元级大市场达到15个,增加2个;百亿元级商贸大企业达到15家,增加5家。
在流通开放度方面,到2020年,外来消费率达到35%,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会展产业直接收入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5%;市外货物占重庆港口货物周转量比重由2010年的43%提高到50%以上,市外货物占江北机场货物周转量比重由5%增加到30%以上,“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市外货量占比由40%提高到45%以上。
机遇:《规划》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农村电子商务。重庆将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搭建“工业品下乡入村、农产品进城入市”的双向流通网络,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跨境电商。按《规划》,鼓励发展“保税自营+直采”、“海外品牌直供、国内保税仓备货”等跨境电商模式。
商贸物流信息化。鼓励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的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广使用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鼓励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培育一批智慧物流示范园区和企业,推进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城乡共同配送。到2020年,培育出10家左右物流配送龙头企业和40家左右配送骨干企业。
冷链物流。继续加快白市驿涉农物流园区建设,建成综合性冷链物流集聚区,增强冷链物流功能。在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
转口贸易。将引进和培育有渠道、有货源、有影响力的贸易集成商和供应链管理商来渝设立区域总部,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区域国际物流运营中心,建立进口货物专业市场和内陆国际物流分拨集散中心,成立国际采购联盟,开展进出口货物国际采购、分拨、中转、配送、销售和结算业务,建设西部地区贸易基地,实现“买全球卖全国”、“买全国卖全球”,构建辐射国内外的国际贸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