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卡车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最新资讯
世纪卡车网 卡车资讯

中欧班列“西安-莫斯科”开行 比海运节省30多天

12-09
字体大小:

12月6日上午10时35分,随着机车汽笛的一声长鸣,载有41车集装箱的国际货运班列缓缓驶出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从“西安港”一路向西,奔向7423公里以外的俄罗斯莫斯科,标志着西安至莫斯科的中欧班列正式开行。这是继中欧班列“西安-华沙”“西安-汉堡”开行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开行的第3条中欧班列运输线路,必将进一步拓宽铁路物流运输大通道,促进中俄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

美元快付 今年11月18日凌晨,首趟中欧班列“汉堡-西安”从德国汉堡车站发车,向西安港进发,经过18天的运行,于12月5日夜间抵达西安港,陕西、西安与欧洲铁路国际贸易实现了有来有往,也为中欧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中欧班列实现了每周发车1班的常态化运行,已成为中国地方省份与欧洲腹地国家经贸联系的重要纽带和中欧贸易的主干线。首趟回程中欧班列“汉堡-西安”整列41车,货物来自德国、比利时及荷兰等国家,主要产品有自动化仓储设备、汽车配件、设备零配件及婴儿辅食、高端工艺品等,班列经过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5个国家。 西安港码头 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萨温斯基·谢尔盖表示,投资的持续增长,必然会推动陕西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好中俄电商平台,是西安到莫斯科班列常态化运行的重要保障;另外,加强高科技方面的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中俄经济往来也至关重要。 西安国际陆港集团总经理屈锦薇介绍,中欧班列“西安-莫斯科”的开行,拉近了西安与俄罗斯的距离,使更多货物涌入西安、走向全国;欧洲更多货物可搭载班列来中国,实现两地贸易有来有往。4条中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海陆空”立体开放大通道建设;陆港集团未来将主动出击,开通西安到芬兰的货运班列,继续拓展海外通道,为陕西西安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首趟西安至莫斯科中欧班列装载货品包括家具、服装、装饰装修材料、电视机零配件等。班列从西安出发后,经由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终点到达俄罗斯莫斯科,计划运行时间11天左右,比走海运的45天节省30多天,进一步拉近了西安与欧洲各国的距离。对内陆企业而言,更减少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停转换的经济成本。 未来,随着班列运行的进一步优化和常态化,不仅可使更多企业借助中欧班列的通道实现货物的国际贸易,更有助于实现优势产能的对外转移,进一步扩大中国国内企业在国外的影响力,为今后其他产品对外出口奠定基础,对实现“追赶超越”、打造“海外陕西”、建设“品质西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报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2018年7月10日,罗兰贝格发布一份最新报告《新零售下中国物流企业的应对之道》。报告旨在探讨新零售时代下对中国供应链组织方式及物流配送模式带来的深刻变化,并提出未来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整体竞争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详情]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从广东佛山仙湖试驾基地到丹灶收费站进入高速,然后从龙江收费站下高速返回,全程90公里,需要经过6个红绿灯。最终创造百公里最低油耗19.21升。在实车实路的比赛条件下,所有参赛选手较日常实际运输过程中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了大约2-3升左右。

[详情]
大宗货物运输结构亟待优化,津冀煤炭运输集中“公转铁”

日前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首被提至“标志性重大战役”层面,为进一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增加铁路运量势在必行。这其中,对于汽运占比高达84.4%的京津冀地区来说,转型更为迫切。

[详情]
快递业绿色化改造提速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8)》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年节约传统纸质快递运单210亿张、节约封装胶带64亿米、节约中转编织袋4亿个。

[详情]
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难题如何破解?制度成本降下来

在政策合力的推动之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近年来进入下降通道。2013-2016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增速为4.9%,较2008-2012年平均增速下降12.1个百分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