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卡车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最新资讯
世纪卡车网 卡车资讯

实体品牌“双11”是如何引流的

11-17
字体大小:

当“双11”期间网络购物大增之时,实体零售业经历了对电商劲敌的“八年抗战”,也逐渐学会了不少互联网式的玩法。从折扣促销到服务体验,再到利用App端引流,“双11”的大蛋糕,不再由电商独享。网络购物节已经由线上狂欢,逐渐转变成为实体店与线上平台共享的饕餮盛宴。

借势

在“双11”引爆电商销售八年后,实体零售商逐渐反应过来,首先从“双11”中借势开始销售。中国社科院信息化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曾表示,每6%的商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就会导致线下实体店的利润下降50%,而“双11”千亿销量落地,寸寸收益的分割,转嫁到实体店内。

据记者了解,在北京零售市场上,物美、华冠、家乐福、国贸等多家知名零售商,在“双11”期间推出了折扣、促销、体验消费等吸引顾客购物的活动,华冠在“双11”当天推出的买送活动,截至下午4时左右,华冠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增长率达238.46%。

此外,优衣库在“双11”当天11时左右,便对外公告活动商品售罄,顾客可到线下门店选购优惠商品。公开资料显示,“双11”整日,优衣库线下门店客流量实现翻倍增长。

优衣库与其他快时尚只注重于最新潮流趋势不同,优衣库关注的是品牌概念中的“质量”,优衣库将主打“LifeWear”宣传语,解释为高品质、款式新颖和价格实惠、舒适的日常服装。

优衣库不止今年业绩突出,去年“双11”也卫冕天猫服装榜榜首,吸引消费者的不只是“套路”。优衣库还加大对面料采购方面的投资并减缓服装款式的更新周期,向消费者提供设计简单的基本日常服装,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经验和独特的设计师灵感。

今年6月,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准备将优衣库向高品质服装品牌方向转型,摆脱只关注于时尚潮流的快时尚品牌形象,致力于专注设计、生产高质量的衣服。

从“双11”的业绩来看,优衣库对产品的改良,赢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品牌的品质才是吸引客流的有力保证。

造势

“八年抗战”,让实体零售商们从中吸取经验,不少零售商逐渐在通过借台造势,升级成为搭台造势。购物体验成为零售中最重要的一环,满足顾客多样性的需求,是获取市场份额的关键。王府井百货集团董事长郑万河曾表示,决定业态存在与否的是消费者需求,百货可以满足消费者时尚、个性的需求。

“双11”当天,万达百货倚靠万达广场的客流量,以及线上平台的飞凡App,在全国40家万达百货销售净额增长36%,百货店日均客流增长15%,全国销售净额增长达107%,客流增长48%。

万达广场一直以来具有良好的形象、环境与定位及大量的客流,能为商家创造更多的生意,赚到更多钱,所以很多合作商家长期与万达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一些国际奢侈品品牌也选择“跟随”万达的步伐;同时,万达也对合作商家实行统一管理、区别对待,设定了明确的准入条件和考核标准,并建立起庞大的品牌库制度,划分为三六九等,实行不同的合作政策与管控模式。基于严格的管理,万达商业区域走向全国,如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2016年“双11”,实体赢家不止一两个。

互联网化、体验化、生活方式主题编辑化是目前实体商场的转变方向。实体店经营面临新的挑战,天虹商场在不断调整商场、购物中心内业态的配比。天虹商场布局线上,拥有“网上天虹”平台以及零售微生活服务号“天虹”,发展成提供线上线下一对一的导购服务微店。

天虹商场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公司整体实收同比增长57%。据了解,天虹商场将50个专业摄影棚搬到实体门店,为选购的顾客拍摄“买家秀”。

深圳地区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引进场景主题体验,购物、休闲、欣赏结合。天虹商场线上移动端销售约占全部销售额的八成,移动端销售额同比增幅超120%。

逆转

每年“双11”,主角都是电商平台,在外界看来,网购狂欢节造就销售狂潮再次打破纪录,网店生意屡创新高的同时,中国实体店的生意却陷入危机。但埃森哲曾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随着体验式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中出现了“重返实体店”的迹象。尤其在消费者了解不深的产品上,门店的现场体验和导购服务体验都是实体店逆袭的重要保证。

目前,已经有企业身先士卒,苏宁云商、万达、物美等,都在O2O的道路上探索,但有业内人士分析,国内能够高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企业仍属少数,企业投入建设成本也很高。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表示,线上线下仅通过“价格”比拼,是没有竞争意义的。目前,零售市场中零售商、供应商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电商冲击只是实体零售寒冬期的一个催化因素,实体商业不能仅在“双11”时期对抗电商。实体零售的线下需要引进体验业态吸引客流,但体验型业态也需要有特色,不然同样会劳而无用。

“双11”当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给尚未渡过寒冬期的实体零售业带去一股暖流。《意见》指出,实体零售应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鼓励线上线下优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场资源,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

相关报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2018年7月10日,罗兰贝格发布一份最新报告《新零售下中国物流企业的应对之道》。报告旨在探讨新零售时代下对中国供应链组织方式及物流配送模式带来的深刻变化,并提出未来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整体竞争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详情]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从广东佛山仙湖试驾基地到丹灶收费站进入高速,然后从龙江收费站下高速返回,全程90公里,需要经过6个红绿灯。最终创造百公里最低油耗19.21升。在实车实路的比赛条件下,所有参赛选手较日常实际运输过程中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了大约2-3升左右。

[详情]
大宗货物运输结构亟待优化,津冀煤炭运输集中“公转铁”

日前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首被提至“标志性重大战役”层面,为进一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增加铁路运量势在必行。这其中,对于汽运占比高达84.4%的京津冀地区来说,转型更为迫切。

[详情]
快递业绿色化改造提速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8)》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年节约传统纸质快递运单210亿张、节约封装胶带64亿米、节约中转编织袋4亿个。

[详情]
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难题如何破解?制度成本降下来

在政策合力的推动之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近年来进入下降通道。2013-2016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增速为4.9%,较2008-2012年平均增速下降12.1个百分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