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的意义里,规模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企业经营者都会把规模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来追求。
但需要澄清的是:第一,企业追求规模是为了有效地获得成本优势和市场影响力,而不是规模本身;第二,企业对于规模的认识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做出努力,其一是生存规模,借助于生存规模,企业可以在市场中具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其二是竞争规模,企业借助于竞争规模获得市场占有率,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其三是发展规模,企业借助于发展规模获得行业的领先地位,可以整合产业价值链,让企业融入产业获得发展的空间,并延伸到自己从未延伸到的领域,生存规模、竞争规模和发展规模是企业需要获得的规模;第三,用大量的资源投入获得的规模不是有效的规模。衡量规模的标准并不是多少或者大小,更不是数量上的概念,衡量规模是否有效的指标是人均投入和产出,是效率概念。所以,规模必须是有效的,而不是最大的。
然而,随着技术革命的到来,规模的神话将会被打破。
第一,竞争环境的改变,打破了顾客和企业之间的力量平衡。现在,市场开始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顾客服务和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开始有所改变,顾客的权力开始超越生产者的权力,顾客开始具有话语权。
第二,细分市场成为现实。市场进一步细分、细化,不同类型的顾客,不同需求的选择,使顾客要求得到为自己设计的产品,而不是大规模的“统一的产品”。服务成为关键性的竞争优势,那些曾经单纯依靠规模发家的企业也开始改善自己的策略,否则就会失去市场。
第三,技术改变市场结构。科技的进步,使得赢利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用规模来获得市场占有率的格局,开始受到技术带来的冲击,因为技术,使得规模效益慢慢移向那些小企业了。
时代改变要求我们必须调整企业的导向,从规模导向调整到顾客导向上来。与20世纪相比,今天全球市场出现的变化更为激烈和复杂,科技和资本投资出现历史性飞跃,众多风险投资企业拥有巨大的资本,使市场准入的门槛大大降低,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造就了一批新生的竞争力量,而且在大部分行业里,生产能力大于现有的实际需求,所有这些市场要素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所以,如果再以规模为导向,就违背了市场的现实。因为,规模的本质是竞争,而不是顾客。只有创造顾客,才是对市场营销理念的深化,是企业经营策略的创造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