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卡车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最新资讯
世纪卡车网 卡车资讯

跨境电商“买全球”比拼升级

11-10
字体大小:

西班牙黄桃、维京鳕鱼、澳大利亚卡利普索芒果、日本青森苹果、等国际新鲜食品将在国内一家跨境平台独家首发;时尚女装、流行鞋包、母婴、保健品、食品等海外尖货,全品类1500多个大牌、总值超过100亿的正品好货……今年“双11”,跨境电商们以胜于往年的热情积极加入,推出多个重磅促销活动圈粉,同时也为“双11”之后接踵而来的重头戏“黑色星期五”,积累经验。  电商巨头加码发力跨境业务

随着“双11”的临近,跨境电商竞争也日渐加剧。国内电商巨头以及海外电商企业瞄准消费升级需求,纷纷加码发力跨境业务。

今年阿里将“全球化”定为主题之一。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今年“双11”海外商家不仅可以把商品卖给国内用户,也可以卖给海外用户。来自全球上百商家的货品,还将直接触达3000万香港和台湾的消费者。

目前,支付宝已全面支持“全球收全球付”,服务覆盖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港台消费者可直接用信用卡和八达通付款,最快两天到货。此外,天猫平台上第一次实现在中国大陆外商品交易的美元结算模式。

国际电商巨擘亚马逊则在“双11”前夕,宣布其Prime会员服务登陆中国,这被外界解读认为是天猫国际最大的竞争对手。亚马逊相关负责人表示,Prime会员服务登陆中国是亚马逊全球及国内首个提供跨境订单全年无限次免费配送的会员服务,这也意味着亚马逊正式加入“双11”跨境电商大战。

京东CEO刘强东今年早前亦带队赴法国、韩国开拓市场,并在日本、澳洲、美国启动招商会。

此外,网易考拉也宣布将4亿资源投入“11.11超级洋货节”,用以打造消费升级下的首个“洋货双11”。洋码头亦宣布,为了备战即将到来的“双11”,对平台的产品体验和服务保障进行全面升级……

中国“双11”的火爆,惹得众多境外品牌商和贸易商很“眼红”。据悉,英国第二大超市“Sainsbury's”在其社交网络账号下,公开进行“双11”的宣传。瑞典空气净化器品牌Blueair、西班牙年轻品牌Oysho、美国喜达屋集团、亚航等海外品牌,亦纷纷在其官网、官微刮起“双11”旋风。

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许多境外品牌对中国消费市场十分看好,但很多境外品牌和商家由于此前未进入过中国,对市场和进口流程缺乏了解,而海淘、代购、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使他们有机会有渠道试探性进入。

有跨境电商平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平台上有部分海外商家与当地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品牌企业合作,品牌商专门为中国市场提供商品。

“双11”后再战“黑色星期五”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双11”期间,国内部分跨境电商虽然也积极参与,并发力其中。然而,不少跨境电商亦强调,“双11”之后的“黑色星期五”(以下简称“黑五”)才是他们发力的重点,而“双11”,只不过是“热身”。

据了解,“黑五”是指每年感恩节之后的第一天,即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在这天,美国商场都会推出大量的打折促销活动。国内跨境电商兴起后,“黑五”便被引入,演变成规模更大的消费狂欢节。

亚马逊中国向记者坦承,“黑五”亦是该公司的主打。据介绍,亚马逊第三届“海外购物节”正火热进行中,活动将持续至12月2日。在此期间,消费者可在“黑色星期五”期间享受与亚马逊海外站点同步的劲爆商品和折扣。

唯品会、洋码头、淘世界等亦纷纷表示,“黑五”值得期待,届时会有比“双11”更大的动作。

据特卖电商唯品会介绍,该公司日前刚与广东检验检疫局共同签署了《共建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合作备忘录》,利用全新升级的“全球质量溯源体系2.0版本”公共服务平台,从源头保障唯品会跨境商品的正品货源,增加用户购物的透明度,以精选优质正品好货。

陈涛指出,跨境电商在近一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今年参加“双11”的力度也会更大。但是,“‘双11’是国内电商的促销节点,对很多跨境电商来讲,除了‘双11’还在关注‘黑五’的活动,有些更多把精力放在‘黑五’上。”

有业内人士分析,部分跨境电商将发力重点放在“黑五”,一方面不愿与国内电商正面交锋,避开价格战,又可腾出更多时间备货、布局物流;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们希望营造品质消费,而海淘消费者对货品种类、品牌、品质、服务亦有更高要求。有数据显示,去年“黑五”在国内的消费趋势就展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反爆款”模式,而轻奢品、服饰类占据“黑五”国内销售的主流地位。

广东前三季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逾三成

事实上,我国跨境电商的兴起,与国内消费升级有着密切关联。

美丽联合集团副总裁、淘世界创始人陈丹丹指出,国人的消费力和消费理念正在迅速改变。“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仅2015年一年时间里,中国涌进了全世界将近50万种新的产品和品牌,这是在以往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跨境电商洋码头CEO曾碧波亦有同感。他表示:“部分消费者消费观已从将就变得讲究,他们希望买到好的商品,接受好的服务,过上有品质和被尊重的生活。”

“中国的消费升级,使得国内部分商品不能满足用户新生的或改善的需求,而进口商品在很多方面正好与消费者的期望相契合,经营进口商品就成为一个新兴机会。”易观电商分析师陈涛称。

今年以来,国内跨境电商发展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下半年,更是跨境电商的发力点。从广东来看,今年1-9月,外贸新业态增势迅猛,带动进出口增长。广东纳入统计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95.0亿元,增长35.7%。

据悉,下一步,广东将推广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市申报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加快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和跨境电商园区建设,推进跨境电商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专家观点

掌握消费方向才能占先机

易观智库电商分析师陈涛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跨境电商的兴起与国内的消费升级联系紧密,也是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

“未来,不管线上还是线下企业,最主要的是把握住用户的现时需求与潜在需求,在满足用户现实需求的前提下,不断分析研究用户的潜在需求,掌握未来消费需求的发展方向,提前布局,如此才能占得市场先机。”

据其介绍,目前,跨境电商这一市场可以分为平台型和自营型两大类。平台型跨境电商的供应商来源相对更宽泛,品类上更加丰富;而自营型跨境电商能把控供应、仓储、物流、交易和售后等跨境交易的全过程。如何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是它们需要思考的。

相关报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2018年7月10日,罗兰贝格发布一份最新报告《新零售下中国物流企业的应对之道》。报告旨在探讨新零售时代下对中国供应链组织方式及物流配送模式带来的深刻变化,并提出未来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整体竞争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详情]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从广东佛山仙湖试驾基地到丹灶收费站进入高速,然后从龙江收费站下高速返回,全程90公里,需要经过6个红绿灯。最终创造百公里最低油耗19.21升。在实车实路的比赛条件下,所有参赛选手较日常实际运输过程中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了大约2-3升左右。

[详情]
大宗货物运输结构亟待优化,津冀煤炭运输集中“公转铁”

日前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首被提至“标志性重大战役”层面,为进一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增加铁路运量势在必行。这其中,对于汽运占比高达84.4%的京津冀地区来说,转型更为迫切。

[详情]
快递业绿色化改造提速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8)》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年节约传统纸质快递运单210亿张、节约封装胶带64亿米、节约中转编织袋4亿个。

[详情]
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难题如何破解?制度成本降下来

在政策合力的推动之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近年来进入下降通道。2013-2016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增速为4.9%,较2008-2012年平均增速下降12.1个百分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