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业界动态 产业分析 企业动态 新品上市 导购测评 卡车文化 人物访谈 企业专栏 最新资讯
世纪卡车网 卡车资讯

“互联网+”让打造公路升级版插上成功翅膀

08-06
字体大小:

公路是人们出行的便捷通道,是物资与信息传递的纽带,更是打开富裕之门的金钥匙。为实现“烂路变好路、好路变美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级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市公路管理局抓好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控制,创新运用“互联网+公路建设”,运用微信设置“PPT助手”工程管理新平台,抓好工程建设,同时信守工程建设契约精神,成功引入社会资本提前筹措资金实施工程改造烂路,攻坚克难、创新用活、用足、用好中央、省和市、县级的配套资金,鼓足勇气,敢于先行先试先干,创新BT建设模式,“时间换空间,效益换效率”,实现消灭次差路,打造公路升级版。在市主要领导的重视下,基本按进度解决地方配套资金。

“互联网+”让打造公路升级版插上成功翅膀

公路是人们出行的便捷通道,是物资与信息传递的纽带,更是打开富裕之门的金钥匙。为实现“烂路变好路、好路变美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级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市公路管理局抓好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控制,创新运用“互联网+公路建设”,运用微信设置“PPT助手”工程管理新平台,抓好工程建设,同时信守工程建设契约精神,成功引入社会资本提前筹措资金实施工程改造烂路,攻坚克难、创新用活、用足、用好中央、省和市、县级的配套资金,鼓足勇气,敢于先行先试先干,创新BT建设模式,“时间换空间,效益换效率”,实现消灭次差路,打造公路升级版。在市主要领导的重视下,基本按进度解决地方配套资金。全市境内国省道1607公里,近几年采取各种可行方式筹集近50亿元,实施了近1000公里次差路改造,清远告别了“烂路”时代。

境内1607公里国省道全实现好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是佛冈县在实施国道G106改造工程前的真实写照。这条路是佛冈连接市区、珠三角和韶关的主干道,也是佛冈的旅游公路。从外省和广州、佛山及珠三角进入清远境内国省道马上“震动”、“叫醒”已成为清远行业伤疤。“十一五”和“十二五”初期,还被民间笑谈“要治肾结石,来走清远路”。破损的路面、糟糕的路况,一直让司机和游客饱受颠簸之苦、行车之难。

变化出现在全市国省道大修工程开展后。通过市公路局优先安排、重点推进国道G106的改造工程,如今道路更宽了,坑洼路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坦舒适的沥青路面,到佛冈旅游的游客日渐增多,该国道也成为了一条美丽的旅游经济纽带。

国道G106的变化,正是全市国省道改造的缩影。在进行国省道改造时,市公路局不仅加大资金投入,还从计划、招投标管理、设计批复、质量监督到交通组织和施工管理,都建立和完善了专项管理制度。

如今,境内在编1607公里国省道全实现好路,国省道改造工程使不少长期被老百姓诟病的“烂路”,变成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幸福大道。路面改善后的国省道公路,不仅助力清远建设,更打通了各地区经济命脉。

两年升级改造600多公里

2015年5月19日、20日,副省长刘志庚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长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郭锋的陪同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率队来清远检查经济工作。在考察国省道改造工程项途中,检查组听取了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市公路管理局局长蔡旭东关于清远近年市域国省道全面升级改造的综合汇报,认为清远创新引入社会资本提前筹措资金进行工程改造方法成功,已去年在全省公路行业推广。近年来,清远公路积极努力,攻坚克难,创新用活、用足、用好中央、省和市、县级答应的配套资金,鼓足勇气,敢于先行、先试、先干创新投资建设模式,体现了“互联网+公路建设”和“大筹资+领导重视”。“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实现消灭次差路,打造公路升级版。

据了解,2012年以来,清远进入全面实施桥头堡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出省、出市国省道基本没有完整好路的困局,清远公路人围绕加快消灭市域国省道烂路的社会期盼主动破题,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爱路、为民、实干、创新”的新路精神,用短短两年多时间共同推进实施国省道改造建设680多公里、投资超30亿元,完成一批公路灾害防治和危桥加固工程建设,按照“三边整治”完成绿道建设1450多公里,国省道公路通行技术指标稳步提升。全市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农村公路为脉络的沟通城乡、贯通全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为清远市实施桥头堡战略,建设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环珠三角高新产业成长新区、生态宜居名城、珠三角北缘门户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至此,清远“出省出市通道无一好路”局面将成为历史。去年10月省政府在清远佛冈召开“迎国检”现场推进会,就是推广全省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创新融资和工程管理模式,加快“烂路实现好路”的根本转变,学习清远公路对境内全面“次差路”改造“创新驱动”的“清远方法”。

“微信办公e时代”开辟公路管养国省道新办法

在互联网时代,清远市公路管理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驱动采用PPT微信工程管理平台对在建633公里国省道进行全时化监控手段,在清远首次提出“互联网+公路改造”运用在国省道改造工程,通过网络平台辅助打造公路升级版。

“省道S114线连州段有暴雨,要加强关注是否有山体滑坡造成道路中断。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并按应急处置要求,拿出应对及处理方案。”这则消息来自公路微信群内的微信好友,其通过手机发布微信的同时,还附了3张场景图片,问题直截了当。

前段时间清远连续暴雨,山区的多条公路受损,水毁、塌方、积水状况时有发生,清远公路局通过微信群,即时播报路上情况,实现信息共享,尤其是让段负责人及时掌握灾情,随即调度应急抢险力量。

“有了这个微信群,各养护道班可以根据图文场景遥控部署人力物力,大家可以对各自辖区外的突发灾害互相通报,还可以第一时间向外传递险情……”阳山文塔养护站的养护工人告诉记者,在这个微信群里,大家十分活跃。“微信办公”能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在群内发布,责任单位通过微信群及时反馈办理或整改情况,便于相关业务科室负责跟踪督办。

据悉,公路工作微信群开通以来,气氛活跃,群成员自觉浏览,互动点评,讨论交流,分享心得,既为领导实时掌握交通运输面上工作提供了方便,又为领导腾出精力开展调查研究抓大事节约了宝贵时间。“互联网+国省道管理”公路办公微信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相关报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新零售时代下物流企业生存之道

2018年7月10日,罗兰贝格发布一份最新报告《新零售下中国物流企业的应对之道》。报告旨在探讨新零售时代下对中国供应链组织方式及物流配送模式带来的深刻变化,并提出未来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整体竞争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详情]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最低油耗仅19.21升 2018中国高效物流卡车公开赛广东站彰显节油“真功夫”

从广东佛山仙湖试驾基地到丹灶收费站进入高速,然后从龙江收费站下高速返回,全程90公里,需要经过6个红绿灯。最终创造百公里最低油耗19.21升。在实车实路的比赛条件下,所有参赛选手较日常实际运输过程中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了大约2-3升左右。

[详情]
大宗货物运输结构亟待优化,津冀煤炭运输集中“公转铁”

日前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柴油货车污染治理首被提至“标志性重大战役”层面,为进一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增加铁路运量势在必行。这其中,对于汽运占比高达84.4%的京津冀地区来说,转型更为迫切。

[详情]
快递业绿色化改造提速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8)》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年节约传统纸质快递运单210亿张、节约封装胶带64亿米、节约中转编织袋4亿个。

[详情]
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难题如何破解?制度成本降下来

在政策合力的推动之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近年来进入下降通道。2013-2016年,工业、批发和零售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增速为4.9%,较2008-2012年平均增速下降12.1个百分点。

[详情]